目前分類:心得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夏宇˙【我們苦難的馬戲班】

終究是不喜歡什麼故事的
可頭髮 卻已經慢慢留長了
當沒有人知道如何旋轉譬如你
背著海 骰子停止的時候
第幾次永恆又回到偶然 你留下來
你留下來好不好

用芹菜拌胡蘿蔔和鮪魚
又是魚我最愛的魚
有人喊我的名字像夏天
冰塊沿著杯緣撞擊
你的眼睛重新閃爍如年少時
書上畫線的警句

終究是要死於虛無的
可是琴 也要這樣慢慢彈著
你背著海來看我的下午
帶你到我溫暖柔軟的洞穴
豢養你在我唯一的洞穴

原來原來是這樣愛過的
卻也否認如塗改過的詩句
為你彈一些剛寫好的歌
順風時帶到遠地:
“曾經嚮往的一種自由像海岸線
可以隨時曲折改變;
曾經愛過的一個人
像燃燒最強也最快的火焰.”

譬如花也要不停地傳遞下去
繞過語意的深淵,回去簡單
來到現在—-永無休止的現在
當一切都在衰竭
我只有奮不顧身
在我們苦難的馬戲班
為你跳一場歇斯底里的芭蕾 


前一陣子有點迷上夏宇的詩集,迷上了她文字裡的味道聲音以及圖畫,雖然不是全都能看懂(其實看不懂得還佔大多數),但她那些極吸引人的詩句,讓人愛不釋手,屢屢延長借書的期限繼續咀嚼。個性使然,跳躍地翻著,不知是否會因此悖離作者的本意,但對我而言,詩裡的意象有如一片片散落的拼圖,看似鬆散實則為另一種形式的完整,跳躍的字句,流瀉一地的樂音。

有時讀著讀著,彷彿正聽著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曲一般,空空地透出純粹的聲音,靈魂依著旋律前進。

自己只是希望這樣的滿足,無奈的裝飾只是讓自己困在亟欲去深入了解分析的迴圈之中,所追求的也只不過就是這喧囂中的一種安靜。夏宇不解的詩句恰好提供了一種看似荒謬卻是寧靜的出口,看不到那些過度被渲染,關於人世間永恆的情愛,聽不到那些擲地有聲的哲思。只是一個存在彼此之間,歡愉的剪貼以及連連看遊戲,親暱地相互吻上印記,黏貼上彼此都不大明白的文字。

但重要的是我們皆會因此流淚和笑,怔忡,然後繼續翻閱,明白在赤裸的靈魂之前,人生其實只是寂寞的遊戲。

但只要有讓自己咯咯發笑的片刻,我願意繼續這樣下去。



hoyu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首先附上正文
郝譽翔 東華大學副教授

Q:為何現在台灣30多歲的女子,即所謂的熟女,很多不願意結婚?
A:這個問題應該去問男生吧!台灣男生的品質相當不好,也不知道這些男生在有自信的熟女面前膽怯什麼,只敢用言語輕薄、吃一下豆腐,根本不敢展開追求,是自大、自卑與無知的綜合體。以旅行為例,台灣的女生很喜歡旅行,但台灣的男生總得在安全無虞的狀態下才肯踏出一步,不像國外流行所謂的「背包客」。我在30歲之前,感覺對世界還處於無知的狀態,但在30歲之後,比較知道世界的體系與脈絡,學會了潛水與壯遊,到過巴布亞新幾內亞潛過水,也曾從杭州一路開車到延安、從舊金山開車到紐約,沒什麼事情是不敢的。

男人埋怨最難相處
Q:你認為台灣男生品質很差的原因是什麼?
A:台灣的男生一直想掌握大權,等到30歲之後掌握了一些權力,便想學習新的事物。我想這應該是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,這個體制規定不能冒險、不能突破,所以男生被捆綁在某個框架上,女生反倒比較自由,更有創造力,這點男生要向女生學習。台灣社會沒日本那麼保守,也沒中國那麼多禁忌,所以台灣女生的空間比較大。我媽媽常勸我不要結婚生小孩,但男生就會有傳宗接代的壓力。台灣男生不管有沒有結婚,通常都很怪,相對女孩子,他們很不會過生活,內在很貧乏、對人缺乏感覺,表面上說是為了老婆、小孩,實際上也不是很愛他們,於是總是一天到晚滿口怨言。西方社會比較多元,因此男人也比台灣多元化,台灣男生多半很粗暴直接,尤其理工科的畢業生都像同一個輸送帶出產的產品,長得幾乎一模一樣,他們有車有樓有股票,內心卻十分空虛,但外表又不願意承認。

享受生活獨身也好
Q:現在流行姊弟戀,你的看法呢?
A:我認為姊弟戀應該差距10歲以上,不過我沒這種癖好。台灣的男人通常很幼稚,有些比我大10歲的男人還是很幼稚,甚至到了70歲還是很幼稚,不知道他們出了哪些問題,根本無法與他們溝通。至於現在年輕的男生,有時幼稚得我無法想像,我現在在大學教理工學院的通識課,在課堂上放映阿莫多瓦的電影《悄悄告訴你》,學生的反應竟然是男主角很可惡,怎麼可以強暴植物人,應該判他10個死刑,彷彿不相信人性中有惡的存在,但下課後,他們根本沒那麼道德。

Q:那麼你會擔心未來寂寞孤單嗎?
A:其實還好,因為我懂得享受生活,可以自己一個人看電影或找朋友玩,當然免不了偶爾會感到寂寞,但愛情是可遇不可求。羅曼菲就是個熟女的例子,她歷經過兩次婚姻,但還是過得很好,所以我對未來一點都不擔心。

記者高永謀採訪整理



其實我猜可能記者多少有斷章取義,不過我也就只是一個小小的鄉民,當然要隨之起舞。

有時候很感嘆這種文人相輕的風氣,人文的人一天到晚都拿人文素養開工科的人玩笑,好像沒有人文素養是天大的罪惡,自作聰明的替我們感到悲哀。

天曉得我們要你們的憐憫有個屁用。

要不是有我們這群你們眼中"一模一樣  生活了無趣味"的工程師,替台灣創造了前所未見的代工奇蹟,經濟起步,你們能在那邊斷背山?天邊一朵雲?工科的人也沒好到哪裡去,只會說中文系畢業能幹嘛?當老師喔?

這是教育制度鑄成的錯誤,何以高知識分子之間還不能看清楚!只會相互攻訐,盡用一些批評不帶有建設性的語言毒藥。

難道不見腦殘國中生深受5566荼毒嗎?
難道不見白癡立委踐踏專業嗎?

你們這些擲地有聲的學者作家,就只會在這種領域差異方面的枝微末節上頭大作文章嗎?

到底是誰替誰感到悲哀,而又有誰真的明白真正的悲哀在哪裡。

hoyu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看了幾本書,有鯨向海的孫梓評的,還有之前讀的袁哲生。鯨向海的還沒翻完,孫梓評的翻了一半多,三人的筆觸從濃到淡分別是孫,鯨,然後袁,說濃淡其實也只是程度上的比較,三人都算是淡描吧。

  就我主觀的感受,三人之中以袁的寫作天份最好,在相同年紀的時候作品的水準超出其餘兩人甚多,算是天才早熟,孫的筆觸有點太愛情太青春意願了,也不是不好,只是比較不合我的胃口,鯨為文的脈落跟前兩者蠻不同的,也不是說有多理性,只是關注的焦點就我看來,比較沒有那麼文學式地浪漫(這形容其實也不大好),簡單的說就是看袁跟孫的文章,會覺得是個"作家"寫的,像是在而看鯨的文章,會覺得是在理解闡述一個現象。

  題外話說一下,寂寞的遊戲是請鄭清文寫序,我私心以為他的序是一篇好的散文,卻不是一篇好的序,感覺引出書內容的力量不大強,不過他的文筆描述性很強,讀起來很明快,相較起來,讀孫的文章就有點吃力,鄭的段落蠻清楚的,跟袁給我的感受相近,沒有孫那種略為喃喃的寫法,我蠻喜歡。

  袁哲生的天才展露極早,孫梓評正在上山的路上,鯨向海正如同他的姓名,一波波反覆地觸碰著長長短短的人生。

  

hoyu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